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

创新要素供给方式 成都将设立1000亿规模的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发展

来源:四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:2017-07-03 09:57

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2日讯(记者 李春雨)7月2日上午,成都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成都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,创新要素供给方式,全力争创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,设立1000亿规模的成都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发展。  

成都将全力争创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 

成都将创新技术要素供给,关键是增强活力,支持新经济发展。成都要建立集成转化运用平台,大力引进创新团队和前沿技术,支持培育分享经济、数字经济、生物经济、绿色经济、智造经济、创意经济,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 

成都将加强技术要素源头创新,全力支持在蓉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,重点支持高校创办国际校区,与世界一流大学共建与成都长远战略契合的学科和院系,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、轨道交通、能源互联网、先进核能等国家级重大科研工程落户成都,全力争创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。  

成都将加强技术要素协同供给,支持高校院所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,完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制度;支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,鼓励在蓉央企实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;健全企业创新投入激励机制,鼓励企业依托高校院所共建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。加强技术要素集成转化。深化科技成果“三权”改革,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职务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政策,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;加大政府首购、订购创新产品力度,推进首(台)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试点,为企业创新型产品提供良好的市场接口,促进创新型产品市场化应用。  

成都将加强土地统筹供应  

成都将创新土地要素供给,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土地供给由注重增量转向盘活存量、优化增量并举,切实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。坚持区域导向。围绕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园区定位,优先保障产业功能区用地,引导企业在功能匹配的产业园区选址建设,促进土地开发利用与城市空间调整、经济地理优化高度契合。  

成都将加强土地统筹供应,鼓励区(市)县以产业园区为载体,着眼产业发展需要自主开发公共物业,为入驻企业提供标准厂房、人才租赁房和医教配套设施等一揽子服务,提高企业入驻效率和土地集约开发利用效率。坚持集约导向。建立土地产出效益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挂钩制度,全面清理低效闲置土地,鼓励企业实施空间综合开发提高容积率,大力推广以物流成本为导向的紧凑式工厂布局,科学合理确定物流用地容积率,构建工业用地亩产效益评价体系,实现土地高产高质高效综合利用。  

成都将坚持创新导向,完善工业用地弹性供给,分类采取弹性年期出让、租赁、先租后让等多种供地方式,促进土地出让年限与产业生命周期、产出效益紧密结合。实行差别化地价政策,动态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指导价标准,对符合重点发展区域布局和产业目录导向的用地给予优惠,进一步降低优势产业、优秀企业用地成本。  

设立1000亿规模的成都产业基金  

成都将创新资本要素供给,着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、提高资本配置效率,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。加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力度。集中财力办大事,精准发力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。  

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:设立1000亿规模的成都产业基金,构建财政资金引导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系统联动机制,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。提高企业直接融资能力。运用产业引导基金,促进创业投资、股权投资、产业投资和并购重组等各类基金支持新经济发展,鼓励和推动各类创新平台为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和“蓉漂”人才提供服务,营造“独角兽”企业发展生态圈。  

成都将鼓励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发债融资,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,实施鼓励直接融资的扶持政策、奖补措施,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。加快本土创投机构发展。目前,成都市创投机构规模较小、实力相对较弱、投资不够活跃。要放宽创投机构设立限制,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天使投资、创投基金,支持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创投企业,扩大面向创投企业的优质项目库,加快打造天府(国际)基金小镇,构建全国一流创业投资生态圈;设立金融科技产业创业投资基金,重点支持创业期、成长期未上市的金融科技中小企业和培育金融科技创新项目,加快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体系。  

成都将争取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落户  

成都将创新信息要素供给,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,不断提升城市基于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能力、基于数据运用的资源配置能力、基于平台驱动的创新发展能力。  

成都将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,争取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落户,布局一批区域性、行业性数据中心,加快普及1000兆光纤宽带网络,超前规划部署5G通信网络,推动重点楼宇和产业园区免费无线局域网全覆盖,对重点数据中心、工业云、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企业执行优惠带宽资费并给予补贴。  

成都将强化信息集成应用,加快制定政务大数据资源采集、共享开放、安全保障地方标准,搭建全市统一数据交换共享平台,按照市场化机制优先开放社会公众、市场主体关注度和需求度较高的公共数据,推动数据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;支持企业和社会机构面向行业应用构建专业大数据服务平台,鼓励企业开展重点产业领域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。

成都将推动信息与产业深度融合,建设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等功能型平台,支持产业新城建设智慧园区,提供基于行业和区域的工业云服务;全面推广智慧应用,推动传统业态和服务模式创新发展,最大限度释放信息生产力。

成都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服务产业  

成都将创新能源要素供给,四川是清洁能源大省,成都作为主要受端城市,能源价格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。要深入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,着力实施绿色、清洁能源转化工程。大力推行差异化能源供给模式,紧扣区域和产业发展导向,实施精准扶持、差别供给,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,积极培育售电侧市场主体,开展增量配售电业务,运用优惠电力资源支持高载电产业发展和电能替代工程,探索建设智慧能源新区。锅炉电能替代项目执行藏区留存电量单一制输配电价,支持天然气大用户改转供为直供,着力为重点产业功能区和优势企业提供个性化综合用能服务,给予价格优惠和政策倾斜。  

成都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服务产业,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优化一次能源结构,实施电能、非化石能源替代行动,加强绿色能源供给,着力构筑以电能为主的多能源耦合交互模式,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。  

成都要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,率先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,通过能源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,努力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、环境改善协调发展。大力提升能源保障能力。按照适度超前原则,加快“东进”“南拓”重点区域、重点园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,着力完善天然气管网输配体系,加快构建坚强智能受端电网,积极争取清洁能源供应增量,加快构建安全稳定、绿色智能的能源保障体系。  

成都将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 为企业减负  

要创新制度供给。制度性交易成本,是企业发展的痛点、社会关注的焦点。成都将对接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,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加快构建法治化、国际化、规范化、便利化营商环境,让权力远离市场、公平普及万众,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。  

成都将着力提升公共政策稳定性,切实保持各项政策连续性,通过稳定政策来稳定市场预期,坚决杜绝政策朝令夕改或“打白条”;提高对改革创新和新生事物的执法容忍度,一以贯之落实国家对企业产权保护各项规定,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,降低企业维权成本,切实保障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,维护各类企业在蓉合法权益。  

成都将支持民营资本有序进入医疗、养老、教育等民生领域,提高市场准入的透明度和公平性。推动中介服务机构去行政化,支持行业协会商会转型发展。继续加强清理规范涉企收费,对新办工业企业、小微企业实现事权范围内“零收费”政策。要着力提升政务服务便利性。全面推行“多证合一”,放宽新兴行业企业登记条件,实施企业登记审批全程电子化改革,优化审批事项办事流程,尽快实现全市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;搭建面向全所有制、全规模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服务平台,集中受理企业诉求、解决企业问题,形成全覆盖、普惠制企业服务体系。

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
Copyright©2009SICHUANINTERNETSOCIETY.Allrightsreserved.

通讯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晖路360号晶科1号3楼  工作QQ:2136693690;联系电话:028-86636065

法律顾问: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

ICP备案号:蜀ICP备17029961号